图片
图片
中黄连、黄芩的组合,还有黄柏、栀子的组合,都是张仲景的经典配伍,把这两张组合起来就叫做黄连解毒汤。
火热之邪盛极即为毒,黄连解毒汤4味药,黄连、黄芩、黄柏、栀子,这几味药,清热泻火解毒功效都比较强,常用于治疗发热、身体各个系统感染的急性炎症,属于热毒火毒症状的,都适合使用这个药方,清热解毒的功效很强大,直泄火毒。
图片
入这个药方里面的一些药材,当使用的时候必须注意掌握用量,一般6到10克为宜,也要注意使用时间,毕竟苦寒之品长期使用,损阳伤脾耗气。
黄连解毒汤:黄连、栀子各9克,黄芩、黄柏各6克。
黄连味苦,治疗中焦实火,善清心、胃之火。
黄芩苦寒,如果说黄连降的是心火,黄芩更偏重于降肺火。黄芩还有一个
图片
所以能引三焦之热从小便出。
都是苦寒药,所以虚冷的人,要注意,不要轻易吃,以防雪上加霜。
对症运用
火曰炎上,炎上的火,我们用清凉的药。热火牙痛,牙齿里头长了痈疮,牙龈肉都爆起来的,黄连解毒汤,简直就是它的克星。像煎炸烧烤,大鱼大肉,一吃下去肠胃一堵,牙齿上火就肿。黄连解毒汤,喝一两包下去大便一通,火就下去了。
所以《内经》说,膏粱厚味,足生大疔。膏粱厚味能够积热毒,毒热久了它就会成疮。所以清淡饮食很重要。
心开窍于舌。舌头像火苗一样,心主火。所以口腔溃疡,舌尖红红的,或
图片
胱炎,急性的,短、赤、涩、难忍,有些吃消炎药都拿不下。用什么?黄连解毒汤。
上火烦躁失眠的,一个人很郁闷,又烦躁,翻来覆去睡不着。每天晚上临睡前要喝凉水才能睡觉,黄连解毒汤比任何安眠药都管用,所以两个失眠的人,你就端两杯水,一杯热水,一杯凉水。拿热水的,温通经脉;拿凉水的,清热解毒。这叫顺其势。
还有一种带状疱疹痛得不得了,龙胆泻肝丸跟黄连解毒片一起吃。带状疱疹长于腋下,腋下周围是肝经所管。
所以用龙胆泻肝丸,而且疱疹长得很快,像火蔓延一样。所以用黄连解毒。心肝火一清,疱疹再也蔓延不了,火的源头都让你遏制了,后面就慢慢好了。
总而言之,黄连解毒汤做为清热解毒的代表方,也是基础方,涉及面相当广,像大热、烦躁这一类,类似于咽干口燥,大热烦躁,错语不眠等具有气分热盛的一些特点,又涉及血分,比如便血、衄血等。
图片
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的一种病理状态,可称之为“ HLJDT综合征”。
2. 本方是脑血管疾病的常用方,适用于面红油亮、出黏臭汗、体格强健的高血压、脑梗死、脑溢血、老年性痴呆等患者。其人舌苔多黄腻,脉率有力。药理实验表明黄连解毒汤有降低血压、止血、增加脑血流量、改善脂质代谢、抑制血小板凝集、抗动脉硬化等作用。考虑到长期服用并方便携带,建议用丸剂。
3. 本方常用于口腔黏膜糜烂,如复发性口腔溃疡、白塞病、良性口腔类天疱疮、扁平苔藓等,见局部黏膜充血糜烂疼痛,牙龈出血,口干口苦口
图片
止。”其出血量多以及病程比较长;血色鲜红或黯红色,或灰绿色;下腹部不适,怕冷烦热;贫血倾向。多用于慢性子宫内膜炎、盆腔炎等,也能用于局部皮损干燥发红的皮肤病。
【适用人群】
1. 面红油亮:体格较强健,面色潮红或红黑,有油光,目晴充血或多眵,口唇黯红或紫红。
2. 舌红脉数:舌质红或黯红,质坚敛苍老,舌体转动不灵活或僵硬,表现为口齿不清或失语等;其舌苔多见黄或黄腻。脉象多滑利或数疾。
图片
性痴呆、蛛网膜下腔出血、高纤维蛋白原血症、高黏血症、精神分裂症、焦虑症。
3. 感染性疾病,如急性肝炎、急性胃肠炎症、细菌性痢疾等。
4. 化脓性皮肤病,如毛囊炎、湿疹、皮炎、脓疱疮、各种真菌感染、性病、疖、丹毒、痤疮、化脓性关节炎、掌足脓疱病等。
图片
【使用注意】
平素精神萎靡、喜热畏冷者,贫血者,食欲不振者,肝肾功能不全者,宜慎用。
方中药味具体分析:
黄连
【性味】苦,寒。
【归经】入心、肝、胃、大肠经。
【功能主治】泻火,燥湿,解毒,杀虫。治时行热毒,伤寒,热盛心烦,痞满呕逆,菌痢,热泻腹痛,肺结按,吐、衄、下血,消渴,疳积,蛔虫病,百日咳,咽喉肿痛,火眼,口疮,痈疽疮毒,湿疹,汤火烫伤。
栀子
【性味】苦,寒。
【归经】入心、肝、肺、胃经。
【功能主治】清热,泻火,凉血。治热病虚烦不眠,黄疸,淋病,消渴,目赤,咽痛,吐血,衄血,血痢,尿血,热毒疮疡,扭伤肿痛。
黄芩
【性味】苦,寒。
【归经】归肺、胆、脾、大肠、小肠经。
【功能主治】清热燥湿,泻火解毒,止血,安胎。用于湿温、暑温胸闷呕恶,湿热痞满,泻痢,黄疸,肺热咳嗽,高热烦渴,血热吐衄,痈肿疮毒,胎动不安。
黄柏
【性味】苦,寒。
【归经】入肾、膀胱经。
【功能主治】清热。燥湿,泻火,解毒。治热痢,泄泻,消渴,黄疸,痿躄,梦遗,淋浊,痔疮,便血,亦白带下,骨蒸劳热,目赤肿痛,口舌生疮,疮疡肿毒。
大黄
【性味】苦,寒。
【归经】归脾、胃、大肠、肝、心包经。
【功能主治】泻热通肠,凉血解毒,逐瘀通经。用于实热便秘,积滞腹痛,泻痢不爽,湿热黄疸,血热吐衄,目赤,咽肿,肠痈腹痛,痈肿疔疮,瘀血经闭,跌打损伤,外治水火烫伤;上消化道出血。酒大黄善清上焦血分热毒。用于目赤咽肿,齿龈肿痛。熟大黄泻下力缓,泻火解毒。用于火毒疮疡。大黄炭凉血化瘀止血。用于血热有瘀出血症。
柴胡
【性味】苦,凉。
【归经】入肝、胆经。
【功能主治】和解表里,疏肝,升阳。治寒热往来,胸满胁痛,口苦耳聋,头痛目眩,疟疾,下利脱肛,月经不调,子宫下垂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2024配资-股票配资官网开户-无锡股票配资-厦门股票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