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足又换教练了!听到这消息你是不是先叹了口气,然后想:"这次又是哪个来背锅的?"别急着划走,这次来的不是卡马乔那样的"千万欧元先生",也不是里皮那样的"世界杯冠军名帅",而是个塞尔维亚老头——久尔杰维奇。名字挺绕口?但履历有点东西:带亚运队时隔17年进八强,带U19打亚洲杯也进了八强。现在足协让他当"代理主教练",带国足踢东亚杯。"代理"俩字刺眼不?像不像公司招个临时工顶雷?但我劝你,先别骂,这老头可能是国足近几年最"靠谱"的一次选择——不是因为他多牛,而是因为以前的选择太离谱。
一、"代理"俩字背后:足协终于不装了?
先说个冷知识:中国足协请外教,就像小区大妈买菜,要么专挑"进口有机菜"(里皮、卡马乔),贵到肉疼还不一定新鲜;要么就买"打折处理菜"(本土教练),炒出来总觉得差点味儿。这次选久尔杰维奇,居然是个"家常菜师傅"——不贵,熟门熟路,还做过两回"拿手菜"(亚运队、U19)。
最有意思的是"代理主教练"这个头衔。翻译成人话就是:"先干着,干好了转正,干不好拉倒,反正锅你先背着。"但你细想,这可能是足协这些年最诚实的一次操作。以前请名帅,恨不得昭告天下"我们要冲击世界杯了",结果呢?钱花了,人骂了,世界杯影子没见着。这次学乖了:不吹牛逼,不画大饼,先找个"临时工"试试水。
为啥是久尔杰维奇?不是因为他是塞尔维亚老乡(虽然塞尔维亚教练在中国确实吃香,米卢珠玉在前),而是因为他便宜、听话、还熟悉中国足球。2023年带亚运队,足协没给他多少资源,他愣是带着一群"边缘国脚"赢了韩国、平了日本,进了八强;2024年带U19,更是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杀进亚洲杯八强。这履历不算辉煌,但有个亮点:他能带"普通牌"打出"超常发挥"。
国足现在缺的就是这个。你让里皮带,他得要"王炸"(归化球员),要"四个二"(留洋球星),问题是现在国足手里只有"一堆小单张"。久尔杰维奇呢?他证明过自己能用"小单张"凑顺子——比如亚运队的戴伟浚、U19的艾菲尔丁,都是被他用活的球员。
当然,"代理"身份也埋了雷。万一东亚杯踢砸了,足协可以说"本来就是过渡教练";万一踢好了,足协又可能说"还是得请大牌"。但至少现在,球迷不用再看"名帅驾到→豪言壮语→连败下课→天价违约金"的老剧本了——这就像看腻了狗血剧,突然换了个纪录片,虽然不刺激,但至少真实。
二、塞尔维亚教练在中国:为啥总能"捡漏"成功?
中国足球对塞尔维亚教练,简直是"情有独钟"。从米卢带国足进世界杯,到杜伊科维奇带国奥,再到现在的久尔杰维奇,塞尔维亚人总能在关键时刻"捡漏"——不是足协主动选,而是其他路走不通了,才想起这个"备胎"。
为啥塞尔维亚教练这么"耐用"?说出来你可能不信:因为他们懂"穷日子怎么过"。塞尔维亚足球啥水平?欧洲二流,比上不足比下有余,跟中国足球有点像。他们的教练没见过太多"石油爹"老板,也没带过全是球星的队伍,最擅长的就是"螺蛳壳里做道场"——用有限的资源,捏合出有战斗力的团队。
米卢当年带国足,没搞啥复杂战术,就练"快乐足球",让球员别紧张;久尔杰维奇带亚运队,也没玩花活,就抓体能、练逼抢,靠跑动弥补技术差距。你看他带U19的比赛,队员们满场飞奔,抢得对手喘不过气——这招虽然土,但对技术不如人的球队来说,管用。
反观那些"大牌外教",卡马乔来了要打"西班牙传控",结果国足球员停球能停三米远;里皮来了要"全攻全守",结果中场拿不住球,攻守两端全崩。不是他们水平不行,是中国足球的"硬件"跟不上人家的"软件"。就像你给一台十年前的电脑装最新版Windows,不卡死机才怪。
久尔杰维奇的优势就在这儿:他不挑"硬件"。亚运队、U19,都是资源匮乏的队伍,但他能找到最适合的"操作系统"。现在国足成年队,说白了也是"低配版电脑"——技术一般、体能一般、心理素质更一般。让久尔杰维奇来装个"精简版系统",说不定真能跑得动。
三、别期待"奇迹"!他顶多能治"国足慢性病"
看到久尔杰维奇带青年队成绩不错,肯定有人想问:"他能带国足进世界杯吗?"醒醒,别做梦了。东亚杯才是他的"期中考试",对手是日本、韩国、朝鲜(或中国香港),能赢一场就算及格,拿第三就算优秀。
为啥这么悲观?因为国足的问题,不是换个教练就能解决的。就像一个人长期熬夜、抽烟、不锻炼,得了高血压糖尿病,你找个名医来,也不能指望他开一副药就根治——顶多帮你控制病情,别恶化得太快。
久尔杰维奇能做的,可能就三件事:
第一,让球员别"站着踢球"。你看国足比赛,最气人的是啥?球一到前场,队友就站着看,没人跑位,没人接应,跟逛街似的。久尔杰维奇带青年队时,最强调"跑动距离"——场均跑动比对手多3公里,就算技术差,也能靠跑动弥补。要是他能把这股"疯狗精神"带到成年队,至少场面不会太难看。
第二,敢用"年轻人"。现在国足主力阵容,平均年龄快30岁了,郑智都快40了还在踢。久尔杰维奇不一样,他带亚运队敢用20岁的戴伟浚,带U19敢提拔17岁的小将。这次东亚杯,说不定他会招几个U23球员试试水——反正老队员也踢不出啥花样,不如给年轻人机会,就算输了,也算为以后攒经验。
第三,别让足协"瞎指挥"。这是最难的。以前多少外教栽在这上面?克劳琛带国青踢得好好的,足协非要插手换队员;里皮气得辞职,就是因为足协乱归化、乱安排热身赛。久尔杰维奇是"代理教练",权力可能不大,但也有好处:足协可能懒得管他——反正输了就换,赢了再论功行赏。这种"放养"状态,说不定反而能让他放开手脚。
四、球迷该心态:别骂了,先看三个月
现在网上已经有人开喷了:"又是个不知名的,肯定是足协省钱!""代理教练能有啥用,顶多混日子!"骂归骂,但我劝大家换个心态:给这老头三个月时间,就当看个实验。
实验目的是啥?验证中国足球到底是"教练不行"还是"球员不行"还是"足协不行"。如果久尔杰维奇带东亚杯,球队踢得跑不动、没拼劲、战术混乱,那说明是球员和足协的问题——换谁来都白搭;如果球队能跑、能抢、有配合,就算输了球,至少证明"教练能改变一些东西"。
退一万步说,就算久尔杰维奇也失败了,至少我们排除了一个错误选项。以前总觉得"大牌教练=救星",结果试了一圈,发现不是那么回事。现在试试"青训教练""代理教练",就算失败,也能让足协明白:中国足球没有捷径,得一步一步走。
当然,也别对他太宽容。该骂还得骂——但骂的是"踢得烂",不是"人不行"。如果他真能带出点新气象,哪怕只是"跑动多了""拼抢积极了",也该给点掌声。毕竟,中国球迷已经太久没见过国足"虽败犹荣"了——上一次可能还是米卢那届。
结语:他不是"救世主",只是"试药人"
久尔杰维奇出任国足代理主教练,就像给一个重症病人试新药——没人知道会不会有效,但总得试试。他可能不是那个能根治中国足球的"神医",顶多是个"试药人",帮我们看看这条路能不能走通。
东亚杯踢完,不管成绩好坏,足协都会开启"新周期选聘工作"——说白了,久尔杰维奇大概率还是个"临时工"。但如果他能在这三个月里,让国足多跑一公里、多抢一个球、多给年轻人一次机会,就算没白来。
最后说句大实话:中国足球的问题,从来不是"缺教练",而是"缺耐心"。我们总想着花大钱请名帅,走捷径出成绩,结果折腾了20年,还是在亚洲二流徘徊。或许,从久尔杰维奇这个"代理教练"开始,我们该学着"慢慢来"——先让球队跑起来,再让技术提上来,最后再谈世界杯。
毕竟,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,国足也不是换个教练就能变成巴西队的。至少现在,有个懂青训、肯实干、还不贵的教练愿意来试试,总比又请个"千万欧元先生"来当"甩手掌柜"强。
东亚杯快开始了,到时候咱们搬个小板凳,看看这个塞尔维亚老头,能不能让国足踢一场"不憋屈"的球——哪怕就一场,也行啊!
2024配资-股票配资官网开户-无锡股票配资-厦门股票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